《维摩诘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维摩诘经》是一部入世佛经,本经内容便是由古印度在家居士维摩诘为证不可思议解脱经妙法的证经。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便是一位被此经影响很深的名人。王维字摩诘,他的名与字都出自此经名。王维在后世被称作“诗佛”便是出于此缘故。《维摩诘经》是在家居士不可不读的经典,经中追求入世出尘,先入世才可出世的经义。整部经卷3万余字,皆为应证此理。本篇收集此经中最为经要的六句经文,愿见者能从此经文中悟得修行妙法。一,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释义:过往之心不去,那么现在之心不生,后来之心无继。佛家经常说放下,放下便是将心中负累都归于清净。《金刚经》中说“心无所住”便是这个意思,只有将过去心放下,才能生出智慧心,才能达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之境。二,善别诸根,断众生疑。释义:善于分辨世间万物的根性,便能解脱众生的疑惑。明了佛法的精妙智慧。才能远离颠倒是非苦厄。修行便是要证悟,一切诸根的奥妙便蕴藏在佛法当中,能够明了佛法智慧便可善别诸根。所以修行便是正道解惑的一个过程,从这个过程中的得到的智慧便是佛法智慧。三,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释义:常常反思自身的过错,不要一味得控诉他人的不是,坚持一心的修行,广积功德,这是入世修行的具体方法。反思自己的不足能令自己的修为提高,而总是品评别人的行为过错是有损德行的行为,在世俗修行,能够坚持行善不求回报,便是功德无量的修行。四,深植德本,久成佛道。释义:人在世间只要将个人的的德行操守一直保持坚持,那么久而久之便可成佛了道。佛家主张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而个人的修行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若是能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广结善缘积德行善便也是慈悲的善行比起那些一味地只知道求神拜佛,见庙进香要来的真实,久而久之便能生出佛心。五,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释义:本我与无我是两个境界,自己连本我都未曾参透,还谈何无我之境呢?这里面的“我”便是佛家所说的“色境”,也就是世俗眼界。而“无我”便是“空境”,彼岸智慧之境。这一句经文的意思是说,色境都未曾参透还谈何空境智慧。这也是在家修行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若连世间疾苦都未曾体会,还谈何佛家的普度众生。所以要想得到出世智慧,先要明了入世道理。六,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释义:要想登上佛家的般若净土,先要清净其心,只有将心修行到空性无尘之境,便可达到佛国净土。万事万物不住其心便是智慧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佛的境界。佛心便是没有分别心,无我亦无他,众生平等。我在众生中,众生与我一体的境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1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