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前往怀柔红螺山下,朝拜那座建于东晋年间的拥有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明代时改名“护国资福禅寺”,据说因为一对红螺仙女在这里听经修法的美妙传说,被民间称为“红螺寺”。这座中国北方佛教发祥地和最大的佛教丛林,与南国普陀山齐名,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结伴下凡,游览人间美景。后来到了大明寺,见这里环境幽雅,香火丰盛,便化作人身到寺中诵经礼佛。夜间变身两只红螺,在寺前的泉水中休息。后来她们被玉皇召回天宫,寺院的善男信女们希望她们能够重新回来,便把大明寺改成“红螺寺”。

在红螺寺除礼佛外,还可以欣赏寺内外的绝妙风景,其中最著名的是“御竹林”和“雌雄银杏”以及“紫藤寄松”三大景观。

御竹林在山门左前,有竹子上百万杆,为元代云山禅师始植,已有近年历史。穿行在竹林之中,惊叹在北京的气候状况下,居然能培养这么大一片修竹林,觉得很是不易。就算北京市内以竹命名的紫竹院,也没有这样规模的竹林。

竹林里还有一个小亭子,叫“观竹亭”,据说当年康熙皇帝经常来这里赏竹,虽然让人听了惊奇,我也觉得可能性不大,康熙自己拥有一个紫竹院,虽然没有这里竹林面积大,但有若干处竹林,各种竹子都有。相比之下,这里的竹子种类比较单一。

雌雄银杏位置在大雄宝殿前,东边一棵据说只结果不开花,是一雌树。西边那棵大的,却只开花不结果,是株雄树。雄树树高30多米,树冠可达到7米左右,据说每当朝代更新之时,雄树下面就会长出一根子树,现在已有十多根子树簇拥。

树前有一“天作一双”石碑,题字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女士。

紫藤寄松坐落在大雄宝殿后面的院里,两根碗口粗的藤萝顽皮地爬满了一个平顶松树的枝冠,仿佛一具天然的藤萝架,虽然这样,紫藤只是爬附,并不缠绕,所以,对松树生长也是无碍。

入得山门,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三圣殿。天王殿里正面供奉四大天王,背后供奉韦陀菩萨。

天王殿以北是大雄宝殿,殿内正面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像。释迦牟尼像背后供奉观世音菩萨像。大殿东侧悬挂一口铜钟,名为“天启大钟”。上面刻着《金刚经》全文,据说这口钟是天启皇帝赐给红螺寺的,现在近年了,游人可以自助撞钟,两元一次,旁边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12124.html